当前位置:

魏源研究丨杨运焰:武冈三塔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2024-01-04 08:32:22
 
—分享—

武冈三塔——花塔、南塔和东塔,是武冈的名胜,也是武冈的骄傲。

三塔中最古老的是花塔。据光绪《武冈州志》载,花塔建于宋熙宁九年(1076),史称“泗洲塔”。因建于城东郊,故称之为东塔。并在塔下建寺,称东塔寺。因后来维修后在塔身外围画满了字画,所以人们习惯上称它为花塔。清道光年间,在花塔东向约二百米临近资水处,又修了一座塔,称“凌云塔”。因在花塔东面,所以人们就改称这座塔为东塔。在修建东塔之前24年,又在武冈城南修建了一座塔。因在城南面,人们自然称它为南塔。

花塔最让人注目的是它塔身的倾斜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武冈师范的魏中杰老师对它进行过测量,其倾斜度为6.22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维修前的最大倾斜度只有5.5度)。倾斜到这个程度,竟然挺立而不倒下,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可它是砌筑的时候就设计成斜的,还是后来因地面变化才变斜的?邵阳市第二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陆先云女士实地察看以后说:“当我第一次用土木系学生的眼光围绕花塔巡视两周后,在某一特定点,突然发现总是倾斜的塔身有一塔身线是垂直的,而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塔身线则‘斜’得最厉害。我有如醍醐灌顶,霎时顿悟:形成圆锥台塔身的几何母线是变角度旋转的:从零度逐渐加大至6.22度,再从6.22度逐渐减少,直至零度。原来花塔竟是先辈们执着既定的理念,凭着高超的智慧,以有序的变化创造的……可以大胆地说,花塔是刻意倾斜建造的惊世骇俗的作品,而不是迫于外界条件偶尔形成的无可奈何的产物。”

到了元代至大初年,塔的倾斜度增大,武冈地方长官组织维修。直到清光绪六年,塔旁寺内主持释圆照见塔顶开有裂缝,为防倒塌,乃向县府建议用桐油、石灰、白垩泥、纻麻捶膏注缝,进行维修,并在外壁画上二十四孝图,且配上了文字。自此之后,人们就称它为花塔,泗洲塔之名竟鲜为人呼了。由于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花塔成了国内少有、湖南唯一的斜塔而入载《邵阳市建筑志》。

南塔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坐落在城南约五公里的陡坎上。塔分七层八方,每层吊有八个比鸭梨略大的铜铃。清风徐来,铜铃“叮当”作响,煞是好听。

可惜,花塔和南塔熬过了风雨,却敌不过人祸。这成了武冈民众心头永久之痛。

凌云塔成为三塔中的幸存者,至今傲立于资水北岸。

凌云塔通高39.6米,底围28米。全塔形象秀美,卓然独立。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坐东朝西,八方七层,生根青石铺底,青砖塔身。据《凌云塔记》载:建塔的目的,是因“新建文昌宫居其(资水)上,而形家言宜增修一塔,以回济水之澜,而壮一州形势”。清道光三年(1823),刺史李霭山首倡修建,后李因循例回家服丧辞职,继任的丁钰继修。

在塔正面第三层外壁上嵌石碑一块,题有“凌云塔”三字,楷书阴刻。凌云塔建筑结构,别具一格。塔基础设计巧妙,大胆地利用生根崖石作为塔基,省工省时省料。塔上六层交错开四道券门,塔顶为铜质葫芦。内部构造没有采用一条甬道直通塔顶的营造方式,而是巧妙地建造了一明一暗的“阴”“阳”两条道。两道依塔势盘旋而上,或顺势而下,互不相连。隔层洞室相通,供游人休憩,随时都能上下。这种建造方式,为省内其他塔类建筑所无。凌云塔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塔建成之初,取名颇费踌躇。清光绪《武冈州志》载:戴宗槐“因记昔人有句云: ‘绝似青云一枝笔,夜深横插水精盘,’因以凌云名之”。塔定名为“凌云”,不足为奇,省内外以“凌云”为名的塔多矣。奇的是戴文所言“绝似青云一枝笔”,故塔应名为“青云”塔才是,何以却又名之“凌云”?再细读戴文,他说“因记昔人有句”,“昔人”为谁,戴无实指。其实“昔人”为秀才孙韶。孙韶为金陵(南京)人,是他乘船游长江,经过安徽省宿松县长江江面时,见江中小孤山,突兀而立,四无依傍,地势险要,风景诱人,遂即兴作了一首咏小孤山的诗: “江心突兀耸孤峦,飘缈还疑月里看。绝似凌云一枝笔,夜深横插水精盘。”这段公案,被诗家袁枚录入了他的著作《随园诗话》。可孙韶与武冈本无瓜葛,他怎么与武冈凌云塔对接上了呢?

再查戴宗槐的生平,他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官府选拔的拔贡生,后成为《四库全书》的眷抄人员。可以推想,当戴拔贡受命写《凌云塔记》时,为让塔取名为“凌云”,特搬来这一妙句,但一时想不起或不便说出诗作者,故称“昔人”。应说明的是,孙韶的诗原作为“绝似凌云”而不是“绝似青云”,戴既引用便不会出错,更不会改,要改也会申明一下。再则,戴若有意将“凌云”改为“青云”,那岂不是叫“青云”而不称“凌云”塔了吗?错应错在《武冈州志》,因诗无出处,编辑者一时无从查对,故误将“凌云”错成“青云”!

花塔南塔俱毁,凌云塔独存,弥足珍贵。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