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魏源研究丨徐少文:浅谈梅山山歌对魏源诗歌的影响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2024-01-02 08:42:24
 
—分享—

摘要:梅山山歌历史悠久,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源出生在梅山地区隆回县金潭的一个小山村,在梅山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对梅山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试图从修辞手法、善用典故、选材取向等方面阐述梅山山歌对魏源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梅山山歌 魏源诗歌 影响

梅山山歌是梅山地区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表达思想情感,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的一种口头民间文学,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秦代,盛兴于唐宋,流行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梅山先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魏源出生在梅山地区隆回县金潭的一个小山村,他从小深受梅山文化的熏陶,少年时常参加当地的梅山山歌对唱活动。梅山山歌引发了他对诗歌的喜爱,也孕育了他的诗歌创作天赋。笔者曾多次到魏源的出生地实地调查。据当地的老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隆中山歌》传承人魏玉民介绍,魏源的先祖万一公信奉梅山教,法术高强、在当地很有名气,人称“魏梅山”。魏源的父亲魏邦鲁也信奉梅山教,凡乡里修路架桥,建庙打醮、梅山狩猎等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有时还慷慨解囊予以资助。受魏氏家族的影响,魏源从小对梅山文化很感兴趣,喜欢观看当地梅山法师举行的祭祀仪式,参加一些梅山狩猎、婚娶喜庆活动,还特别喜欢听梅山山歌。据说有一次,魏源跟随母亲去小沙江参加一个远房亲戚的婚礼,看到当地的青年男女在山上对歌,他也跑到山上去听歌。回来后,抄写了十多首梅山山歌,在家里学唱了好几天。

一个人的成长和兴趣爱好,与他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经说:“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魏源在金潭的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年,但对他一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的。他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深受梅山文化的熏陶,从而对梅山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梅山山歌中吸取营养,一生创作诗歌作品千余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享有盛名的高产诗人之一。虽然,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是,梅山山歌对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魏源诗歌借鉴了梅山山歌重言叠唱、虚词衬托的修辞手法,富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梅山山歌的语言朴素无华,直白易懂,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其中较有特色的是频繁使用叠词,将歌词中某一个字、词、句或章节进行交替使用,重言叠唱,从而呈现出一种复沓,循环之美。如: 《水有来源树有根》——“朝朝代代来兴起,字字句句是感情”: 《此牌打出故事来》——“身对身来和妹好,怀对怀来和妹嗨”。又如:《昨日见姐笑纷纷》——“或是高山被风吹,或是平地被雨淋,或是爹娘打骂你,或是山中失了魂,或是妯娌不和睦,或是兄弟吵家分。”再如梅山山歌《十爱》共有十段,几乎每一段都使用了叠字叠句,运用了歌词创作中所有的重叠方式,从而将小伙对姑娘的爱慕之情,描写得深刻而细腻。

魏源借鉴了梅山山歌重言叠唱的修辞手法,使他的诗歌语言增强了感染力。如叠字式的有《楚粤归舟纪游》——“看尽奇奇怪怪峰,遍穿曲曲弯弯碘”; 《偶感》——“落落开开花作市,青青紫紫草如城”;《湘江舟行》——“欲知瑟瑟萧萧意,只在青青黯黯间”等。重沓式的有《寰海》——“欲师夷技收夷用”; 《楚粤归舟纪游》——“溯流帆重顺流轻”等。层递式的有《香港观海市歌》——“影中之影梦中梦”;《桂林阳朔山水歌》——“水外有山山夹水,峰头飞水水有峰”等。串句式的有《理安寺偶题》——“……不闻江声闻涧声……不闻人声闻鸟声……不闻鸟声闻樵声……不闻樵声闻梵声”等。此类诗篇多不胜举,恕不赘述。

梅山山歌常常穿插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虽然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甚至是无意可解的词语,但却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梅山山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虚词衬字的恰当运用往往可以使诗歌的内容结构更加丰富灵动,表达出无限的思想内涵。

在梅山山歌中,虚词衬字的运用随外可见。例如《锣鼓歌》——“一下锣来一下鼓,打锣打鼓来挖土。土地公婆你莫怪,我今挖土作包谷。哦呵!哦呵!哦呵!”;《只想和郎配成双》——“喝酒要喝竹叶青,呀唸唸,恋妹要恋好良心,呀啰三啰。”

又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流行的《呜哇山歌》——“清早摘莲要手尖,后生连妹要口甜。呜哇……一日到妹屋里行三转,三日到妹屋里讲九遍。十八妹呀我个贤,硬树只怕软藤缠。呜哇……”

这些山歌中“哦呵”“呀”“呀啰三啰”“呜哇”虚词衬字的运用,对渲染山歌气氛、活跃歌者情绪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魏源的诗歌也常常运用虚词衬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意味流长。如: 《西洞庭石公山吟》——“噫嘻吁怪哉!三万六千顷中有此飘渺之崔嵬。绝顶一望兮,但见七十二峰如凫如雁拍浮渡水来。”又如:《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鞭骑么凤如竹马,桃花一别三千纪。鸣呼,人生几度三千纪,海风吹人人老矣。”这两首诗巧妙地使用了“噫嘻吁、哉、兮、呜呼、矣”等虚词衬字,使诗歌产生了独特的效果。此外,在《庐山高》《华岳吟》《普陀观潮行》等诗中,“吁嗟乎、呜呼”等虚词衬字也随之可见。

魏源诗歌善用重言叠唱、虚词衬字修辞手法,显示了他高深的语言功力,也看到了梅山山歌对他的一些影响。

二、魏源诗歌借鉴了梅山山歌善用典故的创作技巧,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梅山山歌善于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山歌的表现力。如: 《日头出来高岩》——“日头出来嗮高岩,高岩底下桂花开。先开一朵梁山伯,后开一朵祝英台。十八妹,少年乖,两朵鲜花一起开。”山歌运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情。又如: 《阴曹地府伸冤气》——“纱窗望月月照西,秦桧摆计害岳飞。害死岳飞三父子,五殿阎王不肯依。十八哥,后生忧,阴曹地府伸冤气。”山歌运用了南宋爱国将领岳飞蒙冤受害的故事,表达了梅山人民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魏源诗歌以善用典故见强,为后人所称道。当然,魏源诗歌中的用典与梅山山歌的用典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梅山山歌主要采用神话、戏曲等群众熟知的历史故事,通俗易懂,便于传唱。而魏源的诗歌中常常使用史学中的典故,需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才能读懂。因此,有人曾指责魏源的诗歌用典过多,艰深晦塞。但梅山山歌与魏源诗歌有一个共同点,即巧妙地运用典故,升华了诗歌的内涵。

诗歌用典, 可拓展意境, 引 发联想, 达到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 魏源博古通今,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 华。 他在写诗时常常如神来之笔, 用典信手拈来, 融会贯通, 并无牵强附会之嫌。 如: 魏源《寰海十章》 之十“同仇敌忾士气齐, 呼市俄闻十万师。 几获雄狐来庆郑, 谁开柙兕祸周遗? 前时俱说民通寇, 此日 翻看吏纵夷。 早用秦风修甲戟。条之海上哭鲸鲕”。

诗中 “ 几获雄狐来庆郑” , 典出 《 左传· 傅公十五年》 。 载秦穆公伐晋, 令卜 官占卜 , 卦词中有“获其雄狐” 四字, 卜 官判为“必获晋君” 的征兆。 后来秦晋两国在韩原交战, 晋国兵马陷于泥泞中, 晋惠公向大夫庆郑求救, 庆郑因对晋惠公有意见而不发救兵, 却派大夫韩简子去救。 当时韩简子正截住秦穆公, 但为了救晋惠公而失去了擒获秦穆公的机会。 诗用此典, 意在说明三元里人民包围了英国侵略者, 就要活捉其首领义律, 但奕山 却 派广州 知府余保纯为敌人解围 , 把他们放跑了 。 这里以“ 雄狐” 喻义律,“庆郑”喻投降派官员。诗中 “ 谁开柙兕祸周 遗” , 典出 《 论语· 季氏》 。 柙, 关猛兽的木笼。 兕, 指野兽。 周遗, 周朝的遗民, 此指三元里人民。是谁把敌人放跑祸害人民呢? 矛头直指投降派奕山之流。

诗中“早用《秦风》 修甲戟, 条之海上哭鲸鲕” 用了两典。 一是《诗经· 秦风· 无衣》 中云: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 二是《魏书·西域传》,称波斯为古条支国。此诗作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 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斥责投降派卖国求荣。 当时, 魏源在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中,不便指名道姓地批评当朝权奸, 只得借用典故指桑骂槐。 魏源生在“避席畏闻文字狱”的清代, 曲用典故, 借古讽今, 足见其高明之处。

三、 魏源诗歌借鉴了梅山山歌贴近生活的选材取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梅山山歌大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构造诗化的情节和故事, 具有古朴、 原始性特征。 其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有劳动歌、 时政歌、 仪式歌、 风俗歌、 情歌、 儿歌等。 其中数量最多, 流传最广的是情歌, 这类山歌,从男女相识、 初恋、 相思、 定聘到结婚以及婚外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 反映了年轻男女对封建礼教诅咒反抗和对自 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如隆回县小沙江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树好花在高岩》 《十八妹》 等是这类情歌的代表作,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唱。

梅山山歌注重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凡生活中的人和事, 都能编成山歌传唱, 以表达他们对“ 真、 善、 美” 的歌颂, 对“ 假、恶、 丑” 的鞭苔, 反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的情感。

魏源吸取了梅山山歌的精华, 注意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他主张诗歌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 他在《跋陈沆简学斋诗》 中指出: “窃谓此有三要: 一曰厚, 肆其力于学问性情之际,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所谓万斛泉源也。 一曰真, 凡诗之作, 必其情迫于不得已, 景触于无心, 而诗乃随之, 则其机皆天也, 非人也。 一曰重, 重者难也。 ” 魏源认为, 作诗贵在“ 厚” 、 “ 真” 、 “ 重” 三点。 “厚” 指深厚的生活积累; “真” 指作诗要有真情实感; “重” 指作诗要有内容,有蕴意。 使读者有所感, 有所悟。 魏源的诗歌创作始终坚持“厚” 、 “真” 、 “重” 三字要领。 因此,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感情真挚、 哲理厚重。 使读者耳目 一新, 深受启 迪。 譬如, 嘉庆十九年( 1814年) 魏源随父赴京城求学, 一路北上, 过洞庭, 登岳阳楼, 经三江口, 上黄鹤楼, 渡长江, 至朱仙镇, 赴黄河, 抵冀豫平原。 沿途所见所闻, 使他感触很深, 写下了几十首诗歌入编《北道集》 。 魏源到达古黄河边的滑县时, 他亲眼目 睹了黄河决堤, 特别是兵祸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先年, 滑县爆发天理教农民起义, 林清率领教民一度攻入北京,惊慌失措的清朝廷从各地调派大军镇压, 农民起义失败。 白色恐怖下民不聊生, 使魏源真正了解到朝廷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 他赋诗写道: “去岁大兵后, 大侵今苦饥。 黄沙万殍骨, 白月 千战垒。 至今禾麦地, 极目 森蒿藜。”一路上, 魏源以深厚的感情和政治敏感, 关注着农民现实生活的悲惨。 他在《荞麦花》这首诗中写道:

二月麦花秀,三月花如银。

麦秋不及待,人饥已奈何!

明知麦花毒,急那择其他?

食鸩止渴饥,僵者如乱麻。

冀此顷刻延,偿以百年嗟。

投之北邙坑,聚土遂成坟。

明年土依然,春风吹麦新。

勿食荞麦花,复作坑中人。

从这些诗作中不难看出。 魏源早期的诗歌作品受梅山山歌的影响较深, 题材来源于生活、 语言朴素无华、 通俗易懂、 感情真挚。魏源到达北京后, 把这次北上的诗作结成《 北道集》 。 这是魏源生平的第一个诗歌集。

状元陈沆读了《北道集》 后, 作《古风一首赠魏默深, 即 题<北道集>后》 , 称赞道: “直木无卑枝, 清漪无杂鳞。 君正甫二十,出语如有神”。

魏源曾在《致陈起诗》 中说: “如乡俗之淳漓, 年荒钱荒之得失, 近来楚粤兵事之琐尾, 作歌志哀, 以备采风, 何患律诗不与杜陵媲美。 昔人时非天宝, 位非拾遗之消,谓泛论朝政, 出位言高, 非谓家乡切虑, 民风谣俗 , 亦在所禁 。 试问国风采自何 人耶?”

魏源认为, 士人应走出书斋, 深入民间 “采风” , 去反映现实, 反映时代心声, 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本源和时代特征。魏源生活在清朝嘉庆、 道光、 咸丰年间, 期间发生了诸多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如天理教起义,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等, 秉着现实主义精神, 魏源将这些题材都纳入自 己的诗歌创作中, 写出了一系列具有纪实性的诗篇。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其《北道集》 中所描述的兵祸、 黄河水患和人民的疾苦等诸事。 特别是围绕鸦片战争这一重大题材所创作的诗篇, 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寰海》 及《寰海后》 分别展现道光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广东和浙江战场的情况; 《秋兴》 及《秋兴后》 则分别描述战后国家的经济、 政治凋敝的景象, 战后清廷腐败 固 步 自 封 的 情 形 。 如 : 《 秦淮灯船引 》 ——“夷船骤至连天涨, 夷船退后江不浪……炮雷江口震天来, 惊得灯船如雨散。圌山已失京口破, 火轮撇捩黄天过。 ” 该诗描写了1842年英军侵入长江, 攻陷南京的情景。 诗人愤怒的感情跃然诗里行间。 又如:《金焦行》 ——“江岸怒涛撼城吼, 群夷争饮捷胜酒, 夷酋登临亦太息, 如此金汤不知守。 ” 诗人感叹如此“金汤” 铸成的国家竟然被外夷轻易击败, 败的原因不是国不强、民不悍、 而是“不知守” , 精辟地分析出中国战败的原因。 这一时期, 魏源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 客观地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后百姓所遭受的磨难, 鸦片的毒害, 清廷的腐败无能。 诗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希冀清朝政府能奋发图强、 抗敌御辱。 他在《寰海后》 其四中写道: “重颓赤帜骄夷帜, 更使江防亟海防。”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魏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梅山山歌的影响, 尤其是在诗歌的修辞手法、 善用典故、 选材取向等方面, 梅山山歌对魏源诗歌创作的影响更为深刻。 魏源是清晚期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 吸取了梅山山歌源于生活, 见子打子的艺术精华。 他以进步的改革思想和睁眼看世界的胸怀, 深刻地、 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 描写了各个阶层的生活真实情况, 揭示了自 嘉庆、 道光、 咸丰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 有“诗史” 之称。他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龚自 珍并驾齐驱, 时称“龚魏齐名” , 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徐少文, 隆回县魏源研究会会长, 邵阳学院客座教授, 湖南省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研究员 ,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