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魏源研究丨钟婧:她,一路笑着走来 ——访魏光焘外孙女钟宜淳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2024-01-12 09:05:46
 
—分享—

对于80后、90后来说,或许没有完整的看过湖南花鼓戏《补锅》,但是剧中刘大娘爽朗的笑声却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

“刘大娘我笑呵呵,笑呵呵,我喂了队上的一只好猪婆,好猪婆……”

湖南花鼓戏《补锅》中的这段生动幽默的旋律可谓家喻户晓。因为在《补锅》中出色饰演了“刘大娘”这个角色,她和李谷一、彭复光闻名全国。

钟宜淳在花鼓戏里能把村里的养猪能手刘大娘演的活灵活现,但实际上,她的成长环境却与之截然相反。她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名门望族中。祖父钟春台家业庞大,晚年开办过“鸿文”书局。她的外祖父魏光焘是清著名抗日名将,也是开启近代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钟宜淳是怎么爱上戏曲的呢?那个年代,戏曲是大家娱乐消遣的主流。长辈们爱看戏,钟宜淳也跟着看,渐渐的成了小戏迷。但是喜欢看戏和让自己的孩子去演戏,完全是两回事。

在旧社会,花鼓戏是三教九流,下里巴人,没有地位可言。但钟宜淳痴心难改,于是,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出了一个唱花鼓戏的“叛逆姑娘”。

解放后的1952年,钟宜淳在邵阳资江文工团成了一名歌剧演员。刚好有一个机会,当时的湖南矿冶学院,也就是现中南工业大学招生,钟宜淳报名应试,结果金榜题名。所有人都在祝贺她,人生从此改写了!她却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放弃上大学,要唱花鼓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别人眼光中的惋惜,是钟宜淳心底里的幸福。抱定此生所向后,似乎上天都被钟宜淳的热诚打动。不久之后,湖南省文工团向钟宜淳抛来了橄榄枝,她顺利被录取,进入了湖南省当时最高的艺术殿堂。

进团后不久,南洞庭湖遭受特大水灾,党和政府号召组织展治湖运动,作为花鼓戏演员的钟宜淳走遍了八百里洞庭为民工们慰问演出。艺术源于生活,也是在那里,钟宜淳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处女作《姑嫂忙》。

这一年,水天浩渺的洞庭湖刮着刺骨的寒风,数以万计的民工挤肩压背争看着钟宜淳编剧和表演的花鼓戏,观众们说他们更爱花鼓戏了,因为他们在戏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湖南人、中国人那股“霸得蛮”的韧劲,钟宜淳也说,她更坚定了一辈子唱花鼓的心,因为她在民工们的眼里看到了光,而点燃那道光的,或许正是如湖南人性格般爽朗乐观的花鼓声声。

作为花鼓戏演员,钟宜淳曾在无数的舞台为大家演出,然而,她没有设想过,有一天,唱起花鼓戏,会是在硝烟未烬的战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当年,无数的志愿军战士唱着这首歌前赴后继奔赴朝鲜战场;1953年的1019日,23的湖南花鼓戏演员钟宜淳,也是唱着这首歌,跟随一支由全国40个文工团组成的大队伍,浩浩荡荡的从东安跨过鸭绿江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她在战地的废墟之下,为“最可爱的人”,唱起了湖南花鼓。

能慰问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他们演出,文工团里的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他们喊出口号:“大小由之,有求必应”。只要战士们的掌声不停,节目就要一个接一个的演下去。哪怕像梅兰芳、常香玉这样的名角儿,也是随喊随上,每个演员都得跑龙套。有时演到东方发白,演员们也不知疲累。因为,他们觉得比起志愿军来,这一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钟宜淳回忆,当时湖南省派出各个剧种的全国获奖演员,如湘剧的徐绍清、谭保成、彭俐侬、汉剧的李福祥等。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湖南花鼓戏赴朝慰问的节目有:《刘海砍樵》《双送粮》《妇女代表》《好军属》和《姑嫂忙》等,后来成为湖南花鼓戏代表作之一的《刘海砍樵》,在选送节目的时候,还差一点被“砍”掉。这是怎么回事呢?

出发的前夕,有些剧目还在激烈争论中,比如对《刘海砍樵》这个戏,有人认为谈情说爱会动摇军心,但《刘海砍樵》是全国的获奖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正在进退两难时,来了慰问团的总领导贺龙将军,他说:“听说大家对反映爱情题材的戏能否出国有争论,就拿湖南的《刘海砍樵》来说吧!这个戏究竟能不能带给志愿军看呢?依我看,这个问题很简单,世界上有男有女,有了男女当然就有爱情,没有男女没有爱情那还成什么世界?《刘海砍樵》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内容是健康的,我看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演。”

正是贺龙将军的几句话,让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被送到了朝鲜战场,送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面前。花鼓戏在此前一直被视为“下里巴人”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新中国成立之后,该剧经过改编在1952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一连获得了两个大奖,享誉全国。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到朝鲜之后,唱着湖南方言的刘海哥、胡大姐不仅给志愿军战士们送去了难得的欢笑,也赢得了朝鲜人民的喜爱。

面对生离死别、流血牺牲,在悲伤逆流成河的日子里,这笑,多么难能可贵!在艰苦沉闷的防空洞里,文艺就是照亮生活的一束光。花鼓声声,激烈着战士们,跟随心中所念,纵使笑着流泪,也要一路“走咯嚯,行咯嚯”。

钟宜淳所在的文工团在朝鲜演出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们和志愿军战士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唱着花鼓戏,心贴在一起。六十年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那些一路相送,在泥潭中跌倒又爬起来一路追的志愿军战士,她就会泪流满面。从朝鲜战场上回来,钟宜淳她们仍然和志愿军战士保持着通信。

一封封信从朝鲜战场上寄回来,又带着沉甸甸的挂念从祖国寄出去。但,不是每一封寄出的信都能等到回信,也不是每一次出征,都能等来归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中的有些人,便永远的长眠于异国的战场。

钟宜淳所在的文工团慰问对象是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之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上甘岭一战让这支队伍闻名世界。电影《上甘岭》就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改编,著名的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邱少云、黄继光……都来自这支队伍。在现在一些人的眼中,认为黄继光、邱少云,烈火焚身、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壮烈事迹不可思议,甚至还因此而产生了质疑。去过战场,见过那群最可爱的人,钟宜淳告诉我们,其实,在朝鲜战场到处都是这样的中国战士。

在祖国人民带去的慰问品中,志愿军战士最喜欢的是什么?答案竟是“照片”——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的照片。为什么?战士们说:“我们正是为了这些孩子们而战啊!”

为了祖国人民,为了孩子,为了明天的太阳,为了我们的家园不被荼毒,这些战士们,可能昨天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祖国有召,即刻就拿起钢枪,保家卫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的1983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刘海戏金蟾》应邀赴美国演出。曾在朝鲜战场上,给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带去欢乐与鼓舞的“刘海哥”、“胡大姐”,若干年后又奇妙地来到了美国。

花鼓戏《刘海戏金蟾》所呈现的孝敬长辈、夫妻和睦、与人为善、勤勤恳恳……这些在中国人看来不足为奇,早已融入血脉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却令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如获至宝,这或许才花鼓戏走红美国的深层次原因。以戏为魂,湖南花鼓戏在上世纪80年年代,就走出国门,唱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临近采访结束,钟宜淳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块金灿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70周年,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战争?纪念战争,是为了捍卫和平。

我们不会忘记,70年前,是谁为我们拼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我们会记得那分外“湘”战地花鼓,我们也期望,这世上永无战事!英雄们走出废墟之下的防空洞,重回车水马龙的街市。剧院里,大筒豪迈,唢呐嘹亮,舞台上,70年前的故事还有人在唱着,舞台下,孩子们咿咿呀呀跟着哼,笑的那么甜。

91岁的钟宜淳,人生与花鼓戏紧密相连,钟宜淳塑造了一百多个性格各异的角色,有《刘海砍樵》里的大姐和母亲、《谢瑶环》中的武则天、《讨学钱》中的陈大嫂、《三里湾》中的常有理、《小姑贤》中的恶婆婆,但要问哪个角色最深入人心,恐怕就非花鼓戏《补锅》中的“刘大娘”莫属了。1965年,钟宜淳与李谷一、彭复光同台合演的长沙花鼓戏《补锅》唱响了三湘大地,影响全国。人民音乐出版社当年发行了唱本,被上海滑稽戏团改编成滑稽戏,还仅用八天就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于是,就出现了人们从刚从电影院看完《补锅》出来,正好撞见钟宜淳和李谷一、彭复光在花鼓戏舞台上真人演出的“奇观”。

由于钟宜淳扎实的基本功,年级轻轻时就能把许多老旦角色演得惟妙惟肖,这给她带来风光的同时,似乎也奠定了她走老旦的路线。这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女演员来说,内心会平静的接受吗?

钟宜淳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脚色,爱花鼓,而不是爱花鼓中的自我,绿叶与红花都可以一样美丽。

此后,钟宜淳的创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在她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创作了花鼓戏《姑嫂忙》《四姐妹夸夫》《桃花开在春风里》《在列车上》《做新鞋》广播剧《放鸭路上》等剧本,还与人合作改编了《野鸭洲》《还牛》《两个党员》《年轻一代》《等到月儿圆》等40多个脍炙人口的好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把生活写成戏,声声不息。

1990年,钟宜淳退休了,但却是退而未休。因为《补锅》的刘大娘、《讨学钱》的陈大嫂这些她塑造的经典角色还没有人接班,所以,她又常请回去演出。在那之后,掀起了一波录制花鼓戏磁带的热潮,好几家音像社都争先恐后地抢录花鼓戏,这下钟宜淳就更忙了。没日没夜地挑选剧目,修改剧本,来来回回的老电台的录音棚里录制磁带,比上班还要忙。

钟宜淳没日没夜地在录音棚里录制37花鼓戏磁带,这些都为湖南花鼓戏日后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这些年来,作为一名永远的花鼓戏演员钟宜淳始终利用各种机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湖南花鼓戏的宣传和推广当中,后来,长沙的歌厅、夜总会红火,钟宜淳和几个老同事常被请去表演方言小品。刚开始的时候,钟宜淳觉得自己这样背着个行李跑场子,不光彩。后来一想,觉得自己的表演能够在歌厅、夜总会博得笑声和掌声,有利于弘扬花鼓戏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思想通了,钟宜淳就按照市场需求写剧本、放开手脚表演,她的新编小品,既幽默搞笑,又不低级庸俗,受到人们欢迎。后来汪涵的《越策越开心》邀请她上节目,她更是不亦乐乎。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91岁的钟宜淳,还在带学生,不辞辛劳地为花鼓戏的未来努力传递着薪火,乐在其中。

钟宜淳:“有湖南人的地方,就会有花鼓戏,它不会消亡的。”

采访结束,回家的路上,打开app搜索了一段花鼓戏,在新的播放载体中,听一曲老花鼓,隔着70年的时光,我突然理解了父辈的湖南人对花鼓戏的热爱。

听花鼓戏,那种活泼的气氛让你觉得好像不是在看一场盛大的演出,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生活趣味的画卷:开门、进门、端茶、打铁、缝衣,花鼓戏就像一位邻家阿姨在跟你兴趣盎然的回忆,让人们在真实生活的艰辛和幸福中,体味生活的本真。

年少时钟宜淳曾说:“我多么向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戏子,穿着绫罗绸缎,带着凤冠霞帔在台上韵味。”

如今,91岁的她,让我们对“戏子”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戏子戏子,一辈子都是“戏的孩子”。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