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魏源研究 | 贺树源:“周仪石室”是隆回县传统文化圣地 ——关于周仪石室在邵阳县的商榷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周雪 2023-11-14 09:04:03
 
—分享—

近读《邵阳文史资料丛书》之四十四尹敬中先生专辑《邵阳古代史札记》专文《寻找周仪读书石室》,发现其结论周仪石室在邵阳县塘渡口夫夷水上游三公里的书堂山村是错谬的。因为他通篇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论据,基本就是些猜测,甚至把现今的地名“书堂山村”作为主要依据,还有,对古书的理解错误。南宋诗人陈与义在武冈写的《书堂石室铭并序》:笔者是这样断句的:“谏议周公读书之石室,在武冈之紫阳山千寻石,室其下: (石)广焉,延袤十丈,盖雷霆鬼神之为,非人力所就者。前临溪水(武冈州志是直接说滨资水),左右微径,旷绝峭晓,登者所难。公于是学焉。即成出仕,遂列法从,为嘉祐名臣。其子孙食旧德之名氏者,至今不绝。建炎庚戌(1130)之春,与义避地过焉。公不可复见,其石室岿然,因感叹慕,凿其傍而铭之曰;巍巍仁祖,轶尧迈禹。揆厥所因,中外有人。有列周公,聪明正直,推原厥本,功在石室。仁祖在天,公在列星。石室在兹,公实临之。咨尔山鬼,护而勿失咨尔裔孙,肃兹草木。后有兴者,无愧兹石。”而尹先生是这样断句的: “谏议周公读书之石室在武冈之紫阳山。千寻石室,其下广焉,延袤十丈。”这样的断句是不通的。“千寻石室,其下延袤十丈”,不是矛盾吗?又说千寻高的石室,又说石室十丈高。如果说的不是石室千寻高,而是说山千寻高,也不对,这千寻来得突兀,应该先有“巍峨的紫阳山,千寻高耸”。千寻那是近2000米高的高山,而书堂山并不高,至少没有高到一边用令人惊叹的虚数千寻,一边则用实数十丈。笔者的断句才是正确的。三阁司镇紫河村紫阳渡的那石头山百十米高,四、五百米长,依紫阳山(这个名字是笔者考证后恢复过去称谓)而临资水。古代人为什么可能把它取名“千寻石”呢?一个是船夫喜欢它。当时这里是隆回最繁华之地,紫阳山上及其附近有众多亭台楼阁,紫阳渡是千年渡口,唐朝王昌龄的诗里称横江渡,但那时不一定叫横江渡,只是他这样称呼罢了。但宋朝陈与义则明确称这渡口边的山为紫阳山。这个当时隆回最繁华的地方,应该有较多船沿着千寻石停泊,石头上有一些建筑,石头下沿河是泊船大道(纤夫道)码头,这块千寻石谁不喜欢呢?它像定海神针,为这一带的人们带来方便、安祥与快乐。定居的人们也喜欢它,石上可以安心地建筑,不怕洪水,还地基坚牢,风景优美。所以,这里的人们把它取名千寻石并不奇怪。石室就在拉纤路的路边,周仪的家就在附近且家人也可能依赖渡口谋生,他在这路边的石洞里或洞边读书就不奇怪了。从沿河拉纤路看周边的这三、四百米长的山,是大石山,但千寻石不一定指这整个的山,而只是石室那块延表十丈的大石。这千寻石名称也只是种猜测,不能算证据,但总比尹先生的解释得好。笔者为了证明自己石室在紫阳渡的观点,那就再拿出些证据吧。光绪版(以下同)《武冈州志》卷四十“人物志·名臣传”载: “周仪少有异禀,所居有紫阳山,山有石室,滨资水,洞窟幽邃,仪读书其中,博洽多通,邵州自唐以来举进士者少,仪登(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西梁濒榜进士,邵州进士自仪始也。累官谏议大夫。风骨峭厉,遇事敢言,时称嘉祐直臣。归后即其地为谏议书院,邵人多从之游,言动必依礼法,祖遗田产,悉分赡族人,祀乡贤。子湛自有传。”(道光年间的《宝庆府志》的记载与此一模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二百年前的邵阳人是认为周仪是住在滨资水的紫阳山,而不是住在夫夷水沿岸。尹先生说,最早的《宝庆府志》撰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州志迟几十年,府志与州志一脉相承,也就是说五百年前的邵阳人认定周仪石室是在滨资水的紫阳山。周家女婿陈与义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因战乱流寓紫阳,距周仪中进士雍熙二年(985)年相隔145年,陈与义对周仪崇拜之至,又是亲戚,他是不太会搞错周仪事迹的。最早的《宝庆府志》与陈与义只相差500余年,府志一般有秉,其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尹先生也说:“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真”,陈与义所记地是周仪“读书石室”真地。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紫阳山千寻石处现存的“石室”二字,虽然隐约可见(见所附照片),但风化严重,至少几百年的历史。笔者严重怀疑就是陈与义所为。至于他的《书堂石室铭并序》就在“石室”二字之下,早已风化。即使上面的所有证据不算数,这几百年前古人的“石室”二字就足以为铁证。尹先生还有个证据,就是说石室太小。他是这样说的:“笔者也到考察。那山石高不过十米,洞小钻不进去,中间漆黑一团,水边也没有‘微径’,须划船才能靠近,根本不是陈与义描写的书堂石径。”尹先生根本没有进那口小内大的洞就下结论,这正说明尹先生故意抹黑紫阳山石室。实际上,隆回县文化局曾经正式考察过石室,并有记录,那时的石室因为多次洪水淹没石室进了淤泥,是变小了,但仍然宽敞,里面还有石桌子凳子之类的,里面太黑,陈与义可能只在洞口边读书。尹先生划船靠近是因为多次洪水使河床上升几米的结果,以前是有纤夫路的,当地村民说,二十多年前洞口离水面约2米,进洞须陡斜向上爬,有一瓶颈似的通口,须弯腰前进。过了通口,豁然宽敞,犹似厅室,可容数十人。厅内有石桌石几,传为鬼神所造。石洞两边远一点坡缓处是可以爬到洞顶上去的,与陈与义的记载“左右微径”相同。最近十来年由于下游修建大坝,把水位又提高约3米,石室淹没了,只有市级文物“石室”二字在水位线上下,有时能见,有时没于水。陈与义因战乱寄居紫阳,并留下了诗作。 《点绛唇·紫阳寒食》:“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边。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尹先生讲邵阳“紫阳山”(塘渡口镇书堂山)是周仪的故乡,周仪的亲戚还在此接待了他,那么陈与义的词中就不应该出现“求新火”与“人嫌我”。所以,这个紫阳山只能是隆回的紫阳山,这里已经没有亲戚了,才会有求新火并被人嫌的感觉。实际上,陈与义只是路过,周仪的直系后人已经迁入武冈城,并从武冈到紫阳渡的陆路来接他(古人大多并没有走资水水路,而是走陆路过渡口)。陈与义还在武冈买过房子,他是躲宋末战乱打算长住的。陈与义的词中有“紫阳山”名称,这个名称还一脉相承,明末在横江渡设过紫阳巡检司(清乾隆初毁于洪水)和紫阳关,而且“紫阳”这个名称影响到渡口名称,也有人称横江渡又为紫阳渡了。清朝的“紫阳”名称依然。 《大清一统志》中有紫阳山称号。清代陈大虞有诗:“紫阳亭上夕阳留,极目烟云取次收。远树摇光衔半岭,高楼倒影入中流。霞蒸槛外红成绮,浪涌江心碧似油。我正联吟闲坐好,一轮明月又当头”。诗中有紫阳亭。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七十八载:紫阳山“在武冈军东一百五十里, 《方舆胜览》称紫阳山,有千寻石壁,宋谏议周仪读书处,陈简斋谓雷霆鬼神之所为,非人力之所能就者是也。”武冈东150里,恰好在紫阳渡。也就是说这两部书认定紫阳渡为周仪石室处。

图片.png4.png

笔者观察“石室”这两个字,小脸盆大的字迹,风化严重,好像有几百年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从书法鉴定得出明代结论,明代离今天六百余年,与笔者的时代猜测差不多。紫阳渡1994年被隆回县公布为县级第3批文物保护单位。而紫阳渡南岸下游约三、四百米处的石壁上楷书阴刻“石室”二字,1998年也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两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为紫阳渡,被邵阳市公布为市级第3批文物保护单位。

实际上,石室在邵阳也好,在隆回也好,我们最应该看重的应该是周仪的那种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石室”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在明代就开始受到重视。“石室”是周仪苦读并走向成功的代名词,学子们为学习周仪精神,在附近修建“石室书屋”,勤奋努力,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当然,现在也有个抢名人发展旅游业的时尚,我们也不应置身事外。周仪及其后人在宋代政坛还是颇有影响的。《宋史》及《武冈州志》记载,周仪的儿子周湛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的进士,历任开州推官、秘书省著作郎、戎州通判、尚书都官员外郎、虔州知州、广南东路刑狱提点、盐铁判官、江南西路转运使、户部尚书、夔州路转运使,判盐铁勾院、以太常少卿为江淮制置发运使、拜谏议大夫、知襄州、徙相州。周湛天资强记,为人脱易少威仪,创造性地处理过很多政事,为北宋能臣,颇得皇帝器重。周湛的孙子周钦,《武冈州志》记曰: “周钦,仪之孙(作者注:应该是曾孙),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性刚毅,勇于为义。宣和初,武冈峒獠叛,钦时尚未释褐也,单骑往谕,群獠惊顾,相率延之峒中,饷以酒肉,钦据地饮啖,谕以顺逆祸福,无不感服。事闻,以功擢武功大夫,知德州。靖康之难,率师勤王,死之,祀乡贤。”周钦之曾孙周昉,南宋(宁宗)嘉定间(1208—1224)登第,官至兵部侍郎,后致仕。北宋“三苏”是中国文坛的佳话,名震千古;我们把周仪的祖籍定为隆回,搞个“宋代政坛四周”人文及公园景观也未尝不可。况且周仪及其为政的宋代子孙,是邵阳罕见的先贤,是邵阳的骄傲,对邵阳的人文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所以首先邵阳人民应该纪念他们。这可不是笔者先提出的,修过多部地方史志的新化人邓显鹤是个道德文章皆卓越之人,他说周仪石室可与杜甫的草堂相媲美,并费尽心机寻找陈与义在邵阳的行踪痕迹,以弄清石室的正确位置。同时,历代乡人被周仪的事迹鼓舞。 《武冈州志·名臣传》云, “苏洵父子,挺生梁益,眉山之秀钟也,维地无陋,因人而彰,周谏议清节硕行,出处卓然,传湛至钦,世济其美,紫阳读书堂,过之者无不流连与叹矣。”周仪爷孙,“殆与张曲江(唐宰相,韶州曲江人张九龄)苏眉山(北宋三苏四川眉山人)颉颅矣”(《武冈州志·名臣传》)。这个“宋代政坛四周”景观就可以放在紫阳渡一带。紫阳渡还可以恢复渡口景观和“紫阳关”景观。紫阳渡至少在唐代就是湘西南的重要渡口,在唐代被王昌龄称为“横江渡”。盛唐大诗人王昌龄第二次被贬去龙标(黔阳)担任龙标县尉经过这里写《过横江渡》,这里可能还有客栈,诗人成为这里的“茆店客”。这个地方一直繁荣着,因为它是湘西南交通要冲,现今邵阳到武冈都是走桃洪镇,何况古代,更是走这比较安全的交通要道。这里完全可以搞个全国罕见的渡口文化景观。加“紫阳关”景观与“石室书院”等景观,甚至还有“都梁国”景观,清初吴三桂与清军紫阳河大战景观……会出现景观的叠加群聚效应,使这里成为旅游大景点。笔者当政协委员时写过建设紫阳渡大景观区建议。政协应该收着这个提案。

主要参考资料: 《宋史·列传第五十九》、光绪丙子(1876)版《武冈州志》、《陈与义集》、 《隆回县志》第一部。本文有史料还得到过易立军先生的帮助。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编辑:周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