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高平镇双季稻万亩示范片
【隆回非凡十年】
★隆回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征程
在刚过去的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基地测产现场又传来喜讯,“甬优1538”水稻新品种百亩稻田示范片平均亩产1138.5公斤,再次刷新了我省超级稻高产记录,成为隆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隆回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立足隆回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业农情信息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全省动物疾病防控先进县”“湖南茶业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县”“湖南省富硒产业重点县”“湖南省水稻制种十大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十年来,我们稳面积、提产量,粮油生产持续稳产增收。
粮食生产成绩斐然。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落实党政同责,强政策,增投入,推技术,扩规模。相继出台了《隆回县工厂化育秧实施指导意见》《隆回县粮食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隆回县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累计安排粮食发展资金超15亿元。全面推广优质粮油新品种,大力推广集中育秧、绿色防控、配方施肥、机械插秧为重点的实用增产技术。培育和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总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82家。建成高标准农田65万亩,耕地地力等级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油菜全过程生产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65%以上,智慧农机服务面积覆盖率47%以上。2021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23万亩,建成优质稻基地60万亩、高标准高档优质稻基地25.62万亩,优质稻基地实现了优质良种覆盖率100%。粮食总产从2012年的45.02万吨增长到52.65万吨,居全市第一,粮食总产值达20.5亿元。
油料和特色旱杂粮扩种增量。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和不适合种植水稻的严格管控区等发展旱杂粮生产,积极发展大豆、玉米、高粱、红薯等旱地作物间作套种,全县旱杂粮种植面积18.93万亩。加强油菜生产管培,推进油菜品种更新换代,2022年完成稻油轮作项目2.6万亩、冬闲田扩种油菜5.2万亩,实现全县夏收油菜面积14.5万亩。着力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县2022年新增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4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2.45万亩。
◆十年来,我们抗疫情、保民生,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生猪产能全面恢复。通过规范引导规模养殖场补齐防疫环保设施,确保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先后战胜了生猪蓝耳病疫情、家禽禽流感疫情、生猪非洲猪瘟疫情、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家畜炭疽疫情等,畜禽养殖规模化率从2012年38%增长到66.2%,继续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畜禽产品供应逐年增加。2021年出栏生猪82.2万头、肉牛2.87万头、肉羊10.9万只,出笼家禽542.62万羽。
菜篮子产品提质升级。推进蔬菜、小水果等经济作物设施大棚建设,加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成一批产地分拣包装、冷藏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示范推广基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菜篮子”供应保障能力,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蔬菜产业园区;以军杰辣椒产业园为核心的传统“三辣”产业区;以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乡镇为重点高山延季蔬菜产业区;以七江、六都寨、高平为主的典型富硒蔬菜产业区;以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等为重点的特色水果猕猴桃产业区,全县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20多万亩,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直供蔬菜基地。
◆十年来,我们延链条、提价值链,现代农业蒸蒸日上
特色产业规模稳步推进。坚持把精细农业理念贯穿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打造农业“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优做精“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统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已创建优质稻生产为主的农业综合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个,2021年各类农业园区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达56%,“一县一特”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1%。做强以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大水田等乡镇金银花产业,金银花种植面积从18万亩提升到22万亩,干花总产量从0.8万吨提升到1.2万吨,产值从10亿元提升到20亿元;做精以司门前、金石桥等乡镇为主的茶叶产业,做优以七江、羊古坳、高平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稻产业,壮大以花门街道、荷香桥镇的辣椒产业、周旺镇的油茶产业、山界回族乡的红糖产业、三阁司镇的蔬菜产业,发展北山镇、桃花坪街道龙牙百合产业,龙牙百合种植面积从2万亩提升到5万亩,总产量从0.5万吨提升到1.5万吨,总产值从4亿元提升到10亿元。巩固岩口、滩头、横板桥、西洋江、荷香桥等乡镇为主的烤烟产业,实现每个乡镇有1-2个主导特色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36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在全省独占鳌头。
产业链不断延伸。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8家,农产品转化率达70%以上,全力打造以辣椒为主的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产业链的农产品加工大县。到目前为止,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2家,龙头企业数量质量均居全市前列。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106家,其中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农民示范合作社17家;家庭农场40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价值链不断提升。培育壮大本土品牌,引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抓好品牌培育,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进行标准化生产,以质量为核心立品牌。与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构建隆回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以科技为支撑强品牌。安排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构建品牌建设长效机制,以政策为保障创品牌。抓好品牌推介,做好农业品牌营销,让隆回产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及国外,以市场为平台响品牌。打好“绿色牌”“生态牌”“文化牌”“富硒牌”,到目前为止,全县现有“两品一标”认证产品64个,排邵阳市第一;湖南省著名商标5个、“邵阳红”区域公共品牌39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隆回金银花获湖南省首批“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隆回龙牙百合”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隆回金银花”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都入选“湘九味”目录。“隆回金银花”“隆回龙牙百合”“金鸡宝庆百合”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
◆十年来,我们创新思路、精准帮扶,联农带农硕果累累。
鼓励勤劳致富脱贫。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产业帮扶、产业直补项目资金10565万元,鼓励有劳动能力的36996户贫困户131148人、监测户3666户9816人自主发展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直接帮扶促脱贫。全县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奖补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奖补项目、“五有”产业帮扶项目1000余个,安排产业扶贫、产业帮扶资金1.2亿元,支持242家新型经营主体与37389户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户实现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支持122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吸纳脱贫户家门口务工就业,带动3300户贫困户10025人实现务工就业,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
委托帮扶促脱贫。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2420户9650人全覆盖帮扶,落实帮扶资金476.9万元,人均实现增收1500元。对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采取委托帮扶方式,共帮扶6276户17286人年均实现分红1000元。
发展集体经济促增收。实施省重点产业项目25个,落实资金2380万元,实施县重点产业项目32个落实财政资金2345.1万元,帮助35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2.8万,其中70%的保底收益用于村级集体公益事业,30%用于贫困户、监测户发展产业。
◆十年来,我们惠民生、补短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等实施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通过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规范化管理,抓好乡镇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升全部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质量。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统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统筹完善县乡村三级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9年-2022年实施改厕农户21729 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5%。拆除空心房13571座,拆除面积205.7万平方米。目前全县557个村全部纳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省、市级卫生村达171个,占比30.7%。2019年-2021年,共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 7 个、市级美丽乡村11个、美丽庭院98个。美丽乡村“三分建、七分管”,通过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机制,建立了2314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垃圾中转站23个,配备村级保洁员2425名,负责村内公共区域清扫保洁与卫生宣传,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善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县农业农村局)
《隆回手机报》由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主办,隆回县融媒体中心负责编发。若您有宝贵意见、建议或新闻线索,请致电0739-2567359。更多隆回新闻请下载天下隆回新闻客户端或浏览隆回新闻网。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喻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