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谭奇洪:游国恩寺记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谭奇洪 编辑:杨晓 2024-07-09 08:16:14
 
—分享—

星期六,我们一家子去了国恩寺。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新兴县城东南的龙山脚下,是唐中宗神龙年间,为褒奖禅宗六祖惠能因创扬大乘佛法、善化众生而颁诏在惠能原为思念父母所造龙山寺的基础上改建而来。最早御赐名报恩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离开新兴县城约二十公里,行至龙山前,远远便能望到一座宏伟山门,上面大书“禅宗圣域”四字。山门坐东朝西,为前些年新建。大门左边是些建成不久的旅店、商铺,右边是个人工湖,湖中碧波荡漾,周围是亭子、树木、花草。

新兴地处佛山、肇庆、云浮、阳江几地的交接处,距离广州、香港、澳门都不远,所以游人、香客都很多。时间虽然才早八点多,但寺门口人们已是络绎不绝。

入得大门,前行二十多米,上得十几步台阶,是过去的老门。老门正中是大门,右边还有直行小门。大门上大书“国恩寺”三字,两边青石门框上刻有篆体对联。对联字迹清晰,但我们认了很久,也仅认出了几个字。小门其实不小,香客一般从此出入,门旁也有楷书对联一副:“无念无相无住为本,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进门后路分左右,左边拾级而上的是人行道,右边是一条通往里面的炒砂大路。沿左边台阶行不远,当眼的是一株巨大榕树,树枝一律下垂,高高低低挂满了缠着红布条的铁锁——这是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们为求平安富贵而挂的长命锁、好运锁,起码有几万把,重量恐怕达上千斤。向前走几步是槽门屋,屋内是护法殿,殿中安着几圈寓意天道轮回的大转轮,两边墙下各立两尊过去禅师的塑像。护法殿后门通内,和一道短回廊相连。回廊两侧是放生池,池中放养着各种鱼和乌龟。坐在廊边投食的大有人在,以孩子居多。

穿过回廊,直接向前是停车坪,左转就是青石牌坊,牌坊后即为国恩寺正殿。牌坊门边有联道:“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正殿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分上中下三重,气势恢宏、肃穆,处处雕梁画栋,被围墙围绕,四五亩地的样子。四围遍地树木,紧密相挨,枝叶婆娑,以菩提、榕树居多,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每重殿宇前面都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小坪,坪上摆有香桌、烛台、香炉等器物。

殿宇下面入门口,立了一块大石头,石上刻的正是惠能当初悟道时得到五祖弘忍大师认可的那首偈语。

据在广东已工作了十年的女儿、女婿介绍,惠能姓卢,祖籍涿州(今河北),其父原在朝为官,因受人陷害,被流放岭南,慢慢流落到新州(今新兴县),遂安家于此,四五十岁才得到孩子惠能,但在惠能三岁时就去世了。惠能自小由母亲带大,年少始以打柴为生。二十多岁一日卖柴时,听到有人诵《金刚经》,从未读过书、不识字的他心中豁然开朗,对此经似已知解,并能对经文诵背如流。从此他就爱上了佛道,后打听到当时传佛的祖师爷弘忍在湖北黄梅的东山禅寺建坛布道,就想尽办法,不远千里,徒步一个多月,前往东山学佛。开始时他这个尚未剃发的远来“獦獠”并未引起五祖的注意,被安排在杂役房,从事担柴、挑水等活计,但平时表现出了极高禀赋和突出的禅心佛趣。五祖为了物色到理想的衣钵传承人,有一天提出全寺弟子依据自己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各作一首偈语。这时作为五祖大弟子、也是东禅寺主事的神秀就呈上了他的“杰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语尽管在寺内众弟子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尚未从佛本性上洞悉禅机,所含“渐悟”参佛方法也缺乏创新,所以五祖并不满意。大约一两天后,目不识丁的惠能请人在神秀禅诗旁另写了几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语揭示了万物皆空、一切表象皆是虚幻等佛理,确实远高于神秀之诗。一天后的晚上,五祖弘忍大师通过特殊暗示引惠能至方丈室,向他全面阐释了佛理禅机,将作为佛祖依凭的袈裟金钵传授予他。为了他的安全,还亲自送他连夜渡过大江南归。

这首偈语被刻石立于首重殿宇门外,由此可以看出它在惠能成佛时的重要性。

最早可能没有外面的门和围墙,第一重殿宇门原来应兼有山门作用。门额竖书“敕赐国恩寺”五字,框上刻联道:“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情自一家”。入得大殿,最先见到的是弥勒佛及韦陀塑像,两边挨墙处则是四大天王和各种罗汉,都栩栩如生。穿过并不宽阔的殿宇,出得后门,有一块不大的庭坪,坪上立着五块高低不一的龟驮神道碑,都是汉白玉的,两三米高,其中一块刻的是则天皇帝万岁通天年间封惠能为大鉴禅师的诏谕,一块刻的是元和年间朝廷赐予他物品的诏谕,其他三块是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撰写的记载这些盛事、并赞颂惠能大师的碑文。庭坪两侧,依山筑房,左边分别是禅房、客堂、斋堂、录经堂,右边为钟鼓楼、供奉室,从下而上依次供奉着文殊、地藏王、达摩祖师等神佛。侧房前都有台阶,联通上下殿宇。

我们沿左边的台阶上去。

第二重殿宇是大雄宝殿,里面的神主是如来佛,布置和其他寺庙的如来殿大同小异。但门边的同字异音对联颇有特点,值得一提:“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朝敬,齊齊齊齊齊戒齊齊齊齊戒。”再朝上就是国恩寺主殿:六祖殿。这个殿前面的小坪与下面两处一样,红烛高燃,香雾缭绕,但香火更旺,毕竟香客们主要就是向着这个殿而来的。大殿正门上标明殿名,悬有颂赞匾额,两边挂对联多副。

我们到此随俗,每人从坪旁的供香处拈了三根香,祷告并礼敬过六祖,然后进入殿内。

大殿正中是六祖惠能的高大塑像。塑像镀金,光芒闪烁,但面部表情形神兼备,两眼平视,颧骨较高,平和慈祥,如果不是坐在高台上,样子就是个凡人!塑像前摆满糖果供品和礼法用物,灯烛通明。殿内不论高低,到处飞幡吊带,悬联挂匾,写满颂扬话语。

惠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一千多年香火不绝,不仅在于他作为佛禅传承人,是一代宗师,具有高深道行,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在思想史上和禅宗发展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初离开湖北东禅寺之后,惠能一路受到追杀。他翻过大庾岭,到达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畔的南华寺住了八九个月后,仍有人欲加害于他,只好往更南怀集、四会一带,隐身于猎人之中。一直过了十五年后,他才再次在广州的法性寺(今光孝寺)现身。他到法性寺时,两个僧人恰因风吹寺前悬挂的幡在争论,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走近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寺中印宗法师惊讶于他说法的新奇,向前和他搭讪,乃知他就是继承了五祖衣钵的六祖,便虔心引他入寺,不久后为他落剃头发,请他在此讲经论法。六祖在法性寺住了一年多,便起身前往韶州曹溪南华寺。在曹溪,他扩建殿宇,广收门徒,登坛讲法,从此声名鹊起,芳名很快传遍南北。当唐中宗和武则天知晓他就是禅宗六祖,在岭南大力弘扬佛法并劝导民众向善的消息后,多次派使者专往韶州问候,并恳请他去朝中和中原地区说法,但六祖都以年事已高、不便离开故土为由谢绝了。当然他详细答复了皇帝皇后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后来唐中宗和武则天、还有好几位皇帝对六祖多有惠赠,并颁诏使六祖家乡的龙山寺得到改建,规模不断扩大。

六祖惠能在我国宗教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他发展了始祖达摩从印度传承到中国的禅宗教义,留下了佛教经书中由中国本土人员著述的唯一一部经典——《坛经》,提出了自己对佛禅的新见解、新说法。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佛,关键就在于人的心,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人心本来就有不垢不染、无死无生、不动不摇的属性,亦即“人人皆有佛性,皆可得成佛”,所以修佛之人必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同时他还认为人可“顿悟成佛”,不必像过去一些人所主张的那样向佛要经历长期的修炼和漫长的“渐悟”。六祖这些观点和做法,使原来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的唯有贵族大人们可以向往的佛教,变成了普通凡人也能够修成的宗教,它一下子就为社会大多数人们带来了到达彼岸的新途径。于是六祖惠能就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大英雄、救世主,记述他思想的《坛经》就成了一部告诉人们怎样登天的书,这一切不是在意料之中吗?

从六祖殿出来,沿着屋檐左行,先后经过的是舍利陈列室和六祖纪念堂。这些都是近年新开的。舍利陈列室中的舍利子,自然不是六祖留下的宝物,因为六祖圆寂后并未火化。纪念堂中的物品,也不可能是六祖当初用过的。因为整个国恩寺,从唐初始建至清末,其实几次遭遇火灾,多次被烧毁,即使真的有六祖动用过的东西,也早就化为灰烬了。在这些地方我们没有久留。我们穿过右前方一道门,进入了慈悲阁。

慈悲阁右面挨后的位置,耸立着高高的报恩塔。报恩塔大理石砌成,七层,二三十米高。家人介绍,石塔始建于唐太极元年,但古塔早已坍圮,眼前所见是1989年重建的。陈列室中的舍利,就是重修石塔挖掘基脚时发现的。塔门口刻有一副对联,道:“舍利重光,福荫岭南生福地;浮图炯出,别传坛上说经心。”塔基大理石石上,雕刻着过去六祖的有关故事或传说。高登塔顶,可以看到国恩寺所处山头及周围几十公里全貌。

左面靠后的地方,是圆通宝殿,也就是观音殿。里面供奉着千手观音塑像。此处敬香的人也多。因殿内殿外烟雾不绝如缕,我们就没入殿去。

慈悲阁前部分是方丈室、商店。我们到达阁中时,这里聚集了许多僧人,正敲锣打鼓,吹吹闹闹,举行法会。我们没有兴致看热闹,就从左边墙中一个门口去往佛荔园。

佛荔园门口也挂了一副对联:“佛地荔枝原祖种,龙山云气自天来。”不但称赞了国恩寺的非凡之处,也告诉了人们荔枝树的来历。是的,这园中的荔枝树传说就是六祖惠能亲手栽植的!果树被特意用一圈石栏杆保护起来,挺拔,高大,古老,虽经历了一千多年风吹雨打,火烧雷击,却仍枝繁叶茂,青青翠翠。女儿说,每年夏季荔枝成熟时节,这树还硕果累累,红艳欲滴,味道鲜甜可口。由于这是佛祖所植佛果,自然特别珍贵,一般人想尝一颗,往往只能望果兴叹。树若真是六祖种的,则谁都得承认这是个奇迹!

佛荔园后有条大道通向右侧山岗。右侧山岗上有六祖父母的合葬墓、凉亭、清心亭等。那里路途不短,我们今天就免行了。我们沿着另一个方向的路离开了佛荔园,准备沿国恩寺后面山脚黑龙湖胖的大道步行至大门口去。

从湖畔出来时,我提出一个疑惑:六祖的墓茔或塔茔在哪?家人们告诉我,六祖惠能的确是在国恩寺圆寂的,但圆寂后,新州、广州、韶州三地的僧俗信众和官员都希望把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安身在自己土地上,并为此而争论不休,后来只好“香烟定佛身”。“香烟定佛身”,就是无风之时,在一个小山岗樊一炷香,香烟飘向哪里,就把六祖的真身送往哪个地方。香点燃后,缕缕香烟飘向了北方,于是六祖的真身便去了韶州。前往韶州时,送的送,迎的迎,甚为隆重。得来六祖灵体,韶州先是打造安师塔,后又将六祖从神龛中请出,通过药物处理使他成为肉身菩萨,再安放在曹溪畔寺内,供人瞻仰。从那时起,六祖肉身菩萨一直供奉在曹溪寺内,今天犹完好如初。从这可知,六祖真正早就成佛了!

六祖离开后,新州僧俗信众根据老人家原有形态,也塑就了他的形象供奉在国恩寺内,就是六祖殿中那尊神像。据说六祖圆寂后,给家乡新州的人们送梦,留下偈语:“任从天下乱,此地永无忧。任从天下旱,此地一半收。”而今看来,六祖的祝愿早成为现实。昔日的新州,今日的新兴,不但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而且经济发展,人们富足,一个人口四十几万的地方,有十几家规模以上企业,年GDP达数百亿,人均八九万元,全县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们行走在湖畔,回首身后,只见秋日的阳光正照耀着龙山起伏的山峰,山麓荔枝林熠熠生辉,一切显得那么明媚,那么柔和,那么宁静,我不禁立即想到了在国恩寺看到的一句话:“佛光普照。”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谭奇洪

编辑:杨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