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 | 喻言:微笑着 和昨天告别

来源:《望云峰》2022年第2期 编辑:卢春玲 2023-03-16 15:34:24
 
—分享—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七八。怎么办?是沉溺于往日的失意中不可自拔,还是勇于和昨天告别、着眼远方、迈开步子奋力前行?答案当然只能是后者。一个人如果总是因自己的过去而悔恨、消沉、悲伤,甚至忘记了寻找新的路径,迈不开继续前行的步子,那么他就永远难以活得轻松愉悦了。

唐顺宗永贞年间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叫柳宗元,一个叫刘禹锡,他们都才华横溢,也都参加了王叔文、王伾为核心的变法集团。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两人同时遭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遭贬后他们二人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

柳宗元到永州后,游山玩水,写了一些游记,也写了不少诗篇,如《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惟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柳宗元要真正忘了“机心”,那倒不失为好事,问题是其实性格决定了他想忘也忘不了--这从他另一首诗《江雪》中能够看得出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小诗的意境多么冷落、萧条、荒凉,所显示的诗人的心境是何等孤独、郁闷、悲愤,作者时时刻刻思之念之的其实还是朝廷,还是官场,还是曾经的得意和高蹈!身在江湖,心忧魏阙,这种情怀固然有可贵的一面,但对个人来说又有何裨益呢?十年后,柳宗元被任命为柳州刺史;又过了五年,朝廷敕召他还京。但还未离开柳州,他就病逝了,终年才四十七岁。

刘禹锡呢,被贬后和柳宗元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在朗州只能居陋室,于是有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在陋室中,刘禹锡照样快乐。他屈服了吗?完全没有。也是十年后,刘禹锡也被召还长安,他“还报”政敌的是《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对新贵们,他表达的是无限轻蔑!因再次激怒了政敌,他又被赶至播州、连州任刺史,后还改任夔州、和州等地。从初受贬斥到终回朝中,他在外辗转了二十三年!最后回到帝京长安时,他又作《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表达了绝不向敌人屈服妥协的斗争意志。晚年他担任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职,七十一岁时才因病去世。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尽管不是由生命的长短决定的,但健康长寿不是人们普遍的意愿与追求吗?当一个人经历过艰难困苦、身处逆境之时,与其陷于忧愤悲愁不能自拔,日日伤心叹息,不如笑着和不幸的一切告别,撂下负担轻松前行,用良好心态拥抱后来的生活。

这方面,如果说唐代刘禹锡多少还有点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话,宋代苏轼则完全凭精神的阔达和内心的洒脱为人们所赞誉、景仰。早年因与朝中当权的新党政见不合,他受到排斥、打击,遭遇“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杀头。死里逃生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外辗转几载后,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失势旧党上台,苏轼被朝廷召还。他本可安心做官居于高位,可当看到保守势力拼命压制新党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只得再度自求外调,先后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充任太守。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先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直至元符三年(1101年),年六十五虽时,他才因大赦复归。

尽管从被贬黄州时起,就开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日子,一生颠沛流离,可他从来没有被不幸压垮,从来没有在命运的困厄面前低头。在黄州,他职位低微,家中给用不足,乃自往城郊东坡开荒,自号“东坡”,并将当地人不屑多吃、价格便宜的猪肉吃法加以改造,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调料,用文火慢炖,创造出了“东坡肉”。他为此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猪肉赋》:“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仿佛猪肉的味道好得不得了。当接二连三被贬谪、屡受挫折与打击时,他始终保持乐观、淡然的心态,曾作词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正做到了像后人所说的,把痛苦和不幸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微微一笑就又迈步前行了。当五十九岁后被流放岭南、远窜惠州儋州等地时,面对满目荒蛮,瘴气弥漫,人十去九死,他不但没有哀怨嗟叹,而且以欢快的声调唱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把岭南的妙处美景说得让人无限向往,显示了“吾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心境!

如烟往事浑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任何人的生活,总是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当身处逆境之时,一个人应保持奋发向上的品性,既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怨天尤人,让我们记住普希金的一首小诗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来源:《望云峰》2022年第2期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